-
十大股票配资平台 中证转债指数创新高 布局可关注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基金等产品
发布日期:2025-02-18 15:02 点击次数:165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持续回暖。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中证转债指数收盘点位达到428.50点,接连刷新2022年9月以来的记录。展望后市十大股票配资平台,长盛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王贵君分析,在转债估值不贵、纯债机会成本不高,叠加股市存结构性机会的背景下,预计2025年转债仍有望提供“固收+”正贡献。
指数创阶段性新高,前瞻布局该类资产的公募产品业绩亦随之“水涨船高”,以王贵君管理的长盛全债指数增强为例,银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7日,长盛全债指数增强A近1年以8.47%的收益在同类基金中排名1/19。拉长时间周期来看,长盛全债指数的业绩亦不俗,自2003年10月25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419.23%,年化回报达8.04%,长期优异的业绩表现赢得了众多投资者的认可。据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长盛全债指数增强2024年全年规模增长22亿元,增幅达112.58%;再看可转债仓位,该基金从2023年开始逐步提高可转债的仓位,截至2024年年末配置比例达15.37%,底部增配转债,使得该基金较好地捕捉到本轮转债修复行情。
事实上,多家机构业已对可转债进行了“抢跑”布局,资金的抢配亦一定程度上彰显出行业对可转债市场前景的信心。从最新的季报数据来看,公募机构参与可转债市场的热情得到提升,申万宏源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所有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约为2873.7亿元,占转债总市值的33.6%,较上一季上升2.06%。另据华西证券研究表示,保险机构2024年11月便已经开始增配转债,同时社保基金也开始积极增配转债。
王贵君进一步分析,从股债性角度来看,转债当前仍偏债性,股性估值在中枢附近波动。从供需角度来看,供给层面,2024年下半年转债供给已有所修复,2025年部分大盘品种将退市,回售压力整体可控;需求层面,保险和年金等往往在反弹后一个季度左右形成市场增量资金,或是后续增量资金来源之一。具体到转债投资策略上,王贵君总结为“重赔率,抓节奏”,他表示,将继续利用转债的资产优势,立足债性保护,优选正股超预期品种,债性增强策略长期有效。同时低估值均衡型品种也有较大择券空间,将优选低估转债,回撤较小且向上更具弹性。
对于想兼顾稳健理财与弹性收益双需求的投资者而言,亦可关注以长盛稳怡添利为代表的“固收+”产品。随着一揽子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推出,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提升,该基金于去年四季度大幅提升了可转债的仓位,据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长盛稳怡添利的可转债仓位达82.56%,精准地把握住了本轮可转债回暖的行情。银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7日,长盛稳怡添利A近1年以12.19%的收益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0%,具体排名为45/453。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投资须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长盛基金提醒您注意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