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规的线上配资炒股 利率低至2.42%, 授信额度高达300万元, 银行业发力促消费

    发布日期:2025-03-23 22:46    点击次数:59

    正规的线上配资炒股 利率低至2.42%, 授信额度高达300万元, 银行业发力促消费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吴恩慧正规的线上配资炒股

    “不比不知道,一打听才晓得,这个利率是真的有点心动。”家住杭州景芳三区的赵先生最近正在比较各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家里计划七月份对老房翻新,本想问亲戚朋友周转一下钱,现在赵先生觉得不用欠人情去借钱了,“直接问银行贷款也花不了多少利息”。

    不过,赵先生觉得还可以再等等,一向关心国家大事的他,看到这几天各种促消费政策加码,“政策接连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多举措助力提振消费,可能等到七月份的时候,消费贷又有新的优惠。”

    在市场利率下行、银行竞争需求、政策号召多重因素下,银行消费贷掀起新一轮竞逐。目前,杭州多家银行消费贷都已低至2字头,个别银行已经低至2.42%,授信额度则高达300万元。

    利率2字头,额度百万级

    银行上门来办理

    一降再降,银行消费贷利率正迎来又一轮下探。

    “没想到以前银行卷存款利率谁家高,现在卷起了贷款利率谁优惠,还上门来办理。”杭州滨江区95后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天要办理消费贷,咨询了几家银行,不仅利率心动,还都是足不出户就能办理。

    记者调研发现,临近金融业一季度“开门红”尾声,叠加“促消费、扩内需”大背景,近期,工商银行、浙商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在浙商业银行通过降低利率、提高额度等措施加大消费贷推广力度,并丰富用款场景、提高放款速度。

    杭州本地一家农商行的信贷经理告诉记者,该行近期消费贷有优惠活动,到3月底钱为止,该行对于白名单客户,新增一年期20万元额度,利率可以做到2.42%,30元-50万元综合利率则为2.64%;三年期的也只需3.0%。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1-2个工作日即可放款,如有需要,还可以上门办理。

    除了利率优惠,多家银行也推出了百万级授信额度以吸引客户。

    “我行个人消费贷款可授信最高30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五年,一季度开展活动,针对新老客户发放20天免息券,券后一年期贷款2.72%起。”南京银行杭州分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如果要办理的话,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上门来办理。

    “这是我行最近推出的消费贷优惠活动,单笔用款期限最长5年,叠加优惠之后,最低利率2.68%,线上申请最大借款额度100万元,您没空来银行的话,我们可以上门办理。”浙商银行萧山一家网点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一款消费贷产品。

    部分国有大行的消费贷产品也加入“2字头”“百万级”行列。以工行为例,该行杭州一家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行近期推出最长三年不还本、额度最高100万,首借券后年化利率低至2.65%的消费贷产品,力度也是不错的。

    政策加码

    金融促消费还有更多可能

    消费贷是促消费的重要抓手,随着提振消费的相关政策陆续出炉,近期多家银行也相继出台了支持消费的专项行动方案。

    “在促消费、扩内需的大背景下,金融促消费在下一阶段有望进一步打开政策空间,可能场景更丰富、条件更优惠。”杭州一家股份制银行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对此,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提振消费是下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我们银行也一直在做符合导向的活动,接下去我们也会有进一步动作,比如发放利率优惠券等。”

    邮储银行总行近期则表示,围绕六大方向推出16项措施,包括提高大众财富管理能力、加强保险和养老金融服务、加快消费金融发展、丰富商户综合金融服务、开展多层次提振消费活动、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等。

    除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积极响应政策,相继出台了支持消费的专项行动方案,如建设银行发布消费金融专项行动方案,光大银行也推出服务支持提振消费专项工作方案,各金融机构正全面加大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持力度。

    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

    消费者要量力而行

    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的主力军,发力多元场景、不断压低利率、开展个人消费贷金融纾困……但是如何防范过度借贷、不良率攀升等问题,也成为业内人士的担忧。

    浙江一家国有银行资深人士认为,银行应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强化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合理授信,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法合规的消费领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他认为:“银行对于消费贷利率以及消费贷规模增长应保持足够的理性,在吸引客户和保持资产质量之间应该把握平衡点,避免因追求市场份额而造成资产质量的下降。与此同时,银行也有必要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适度借贷观念,让消费者考虑自身实际需求、收支状况合理借贷,避免多头共债、过度借贷。”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金融机构而言,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笔数较多,办理频繁,流程较长,的确比较容易触及合规方面问题。而且,对银行而言,贷款资金用途、流向的监控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借助科技手段,构建覆盖全行业的信贷资金流向监控系统,提升贷款用途监控的能力和效率;另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借款人编造贷款资料、挪用贷款用途的违规成本,建立挪用贷款黑名单等制度,从源头上遏制信贷环节违规。

    对消费者而言,董希淼建议,其申请消费贷款要到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申请消费贷款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量力而行、合理适度,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切不可因为利率较低就随意申请贷款正规的线上配资炒股,增加债务负担。